编辑导读:在工作的时候,我们习惯会依赖平台化的流程,这样出错概率小,数据和操作路径可回溯。是不是所有的需求都可以抽象出来做平台化运转?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你分享。
在产品经理每天的工作中,总会面临很多流程化的东西,最常见的就是标注数据的需求,每当这时候我总是在想,前人为什么不将这些需求抽象出来平台化运转,这得节省多少精力,多清晰明了。
平台的优势很显然,流程清晰、不容易出错,数据和操作路径可回溯,有段时间,我甚至萌生了一种“万物皆可平台的想法”。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迷恋平台化,究竟是迷恋什么呢?
一、流程平台化:秩序与表面简易
1.1 秩序化崇尚,流程平台化的源动力
项飙老师在《跨越边界的社区》中提到一个观点:
秩序,是指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的一种可预测性。中国人的公共信任度是很低的,因为我们非常不信任具体的陌生人,但是我们却信任一个抽象的系统,比如网上支付手段,这种正规化和秩序化正是中国新民族主义崛起的基础。
机制与系统的秩序,相比于人治,是更容易被信任的,映射到流程上,平台化的底层逻辑就是减少人在流程中的参与比例,将更多的工作交于系统和后台,这就是我个人乃至崇尚流程平台化的深层想法。
1.2 人们喜欢表面简易,流程平台化让流程可视
之所以这么说,是平台将流程通过系统的方式,可视化的呈现出来,相较于操作文档等更容易理解,也看上去更简单,只要平台设计的符合人操作习惯,他看上去总会比一些长长的操作文档或者口头的流程更好上手。一个简单的例子,常规的数据标注的流程如下:
整套流程被分成了七个步骤,涉及到三方:rd、pm、外包评估同学,其中绝大部分是重复的工作,非常适合将其流程平台化。在rd数据抽取方式和评估方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这套流程平台化之后可以简化为如下六步:
如果单从步骤上来说,从七步简化到六步,但整体效率提升更体现在后四步的各步流程都有了后台的参与,很多工作被自动化地做完了,更别说后台操作相较于excel文件的方式,更直观更方便。
二、流程平台化三问
2.1 流程平台化需求收益怎么定?
在提流程平台化的需求时,尤其作为业务方,要面对的rd最大质疑,来源于需求收益怎么定,这个问题也在持续困扰我。为什么后台需求收益难预估,最大的原因是效率的概念比较虚无,且rd的okr指标难以归到这个方面。
比如刚才所说的数据评估需求后台化,我们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这个数据评估流程的效率,但后台化能提升多少效率?这个很难预估,且数据评估效率作为策略实验上线的一个衍生,rd只关注策略是否上线,根本不会将其作为okr指标,就更难推动他们去开发了。
笔者目前的思路是这样:
- 通过合理逻辑预估流程效率提升比例
- 将平台化需求和okr核心指标相关需求强绑定
- 通过刷上级的脸,推动需求落地
简单解释下1和3,1的话比较好用的方法是将流程列流程图,细化每一步骤的时间和经手人,从平台化后时间减少比例以及经手人次数上来预估效率提升情况。3则是在实在打动不了rd,推动不了的时候,pm判断确实流程有平台化的必要,那么可以通过同步产品团队的职级较高的人,通过刷高p的脸,来推动需求落地(不可常用)。
2.2 所有的流程都适合平台化吗?
秩序化,表面简易,这让我相当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提流程后台化的需求,将一些业务中的流程化需求搬上平台,这种看着业务逐渐规整起来的感觉让我产生了虚幻的掌控感。直到我发现自己搭建的绝大多数后台在业务中发挥的价值并不显著,很多后面甚至弃用了,这才让自己开始逐渐反思,我们真的需要将所有流程平台化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适合平台化的流程需要满足三个特点:
- 高使用人数和使用频率
- 流程如果非平台化效率较低
- 流程具备稳定性
下面我来一个个解释。
最容易理解的是第一点,定义的方式是“有xx人每xx天使用xx次”。显而易见,如果有个流程3个人每年经历1次,那么尽管非平台化效率不够高,那么也是不需要将其平台化的,因为利用频次太低了,浪费机器资源,典型的业务场景是一个非常规的数据评估需求,比如我们这是评估多样性,这只针对特定的策略需要评估,且并非业务重点,因此使用频次可能是1年1次,两人参与,这种就非常不适合平台化。
第二点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像上节举的例子,数据标注,因为本身excel在多人间传送,且有多个版本,是非常容易混淆的,在excel上标注也不如在后台直观清晰,所以非常适合平台化。但有些流程,还是拿刚才举的多样性评估例子来看,如果线下的话,抽取用户cuid的推荐数据,整体来看多样性情况,通过excel抽取并汇总每个用户的推荐内容分类来看即可,这种excel的效率甚至比平台更高,主要不是看内容而是分类,只需要整体看一下推荐所属分类是否内容一致即可,可视化的需求并不高,因此不适合平台化。
第三点是流程稳定性,很多流程确实使用人数和使用频次高,也本身不做平台化的话效率低,但这个流程稳定性差,经常变动,那么它也不适合搬上平台。比如抽取平台优质内容,这个流程在于抽取评估数据的方式经常发生变动,并不能固定,有些阶段可能需要看互动量(值不一定,随产品使用人数变动,互动意愿都会发生变化),且需要防止作弊流量的影响,如果做成平台,可能很容易一段时间后变成垃圾内容的挖掘器,失去本身的初衷。
2.3 流程平台化真的省时省力了吗?
刚才我们论述了什么样的流程适合平台化,其实还有一点没讲,那就是成本考量。
是的,工作和学校的创意比赛的不同是要深刻理解到一点:“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包括研发成本、人力成本、维护成本、机器成本等,在确定一个流程是否要上平台之前,这些都是应该被考虑到的。最好的当然是研发成本低、机器成本低、维护成本低、人力成本低的流程平台化需求,但这并非是强制性的,只要真的对业务有价值,能提升效率,是可以接受适当的冗余。
考虑到各种成本,以及后续流程是否高废弃可能性,再来提需求,才是一个成熟的pm的思维路径,而不是一切思维归于惰性,将所有流程平台化,追求第一直觉的简单。
#专栏作家#
随心将夜,微信公众号 : 互联网菜鸟产品进阶之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社交赛道和社区发展,擅长分析行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