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行业的产品经理相比,财务产品经理同时要求具备产品功底和会计知识,这就导致财务产品经理专业性非常强,而且需要非常熟悉业务才行。这篇文章,我们和作者学习下,财务产品经理如何做好能力提升的问题。
财务产品与其他B端产品如供应链、CRM等有点特殊,它如同大海一般,汇聚了所有上游系统数据;同时,财务产品门槛高、涉及面广、内容深,学习陡峭曲线比较高,大家应该也体会到了。如果之前没有参加过财务学习或ERP实施的同学,会感觉像在读天书。
当然,老曾当初学财务时也如在座的各位一样,对晦涩的财务术语、专业名词头痛得很,但熟悉后就发现如同打开了另一片天地般奇妙。
在财务产品领域浸泡多年后,关于财务信息化、财务数字化的研究,市面上相关书籍汗牛充栋,但关于财务产品的资料却凤毛麟角,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甚至发现许多同学找不到学习的窍门,市面也没有专业、成体系的财务产品课程,连权威的研究机构如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会计学院,还有大学课程,都没有财务产品课程。借着这次机会,终于推出市面第一部财务产品课程,希望能让更多的同学认识财务产品,推动财务产品走上更高水平。
财务产品经理,产品功底是基础要求,会计知识是硬性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如盲人摸象、闭门造车般荒唐可笑。回顾过往,辉煌已逝;展望未来,前景无限。结合过往经历,财务产品经理能力提升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01 扎实财务基础
财务产品经理时时刻刻须想到每笔业务会不会影响到财务;如影响,那又影响了财务哪个科目或会计要素。是资产还是负债;是销售费还是成本;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带来哪些变化。
比如,曾经评估过公司新开发一个业务模式:寄售销售,相信有些同学听说过,将商品运抵第三方帮公司销售、第三方按销售额提成;商品在未销售出去前归属公司。但大家发现没有,寄售场景下时库存商品已经脱离企业的控制范围,此时商品所有权名义还是企业的,但控制权已经名存实亡。分析可知,此模式从产品与技术虽然能获取到第三方销售系统的销售量,但公司作为销售方是无法有效稽核数据的真实性,财务风险非常大,立即提出异议,最后说服财务与业务的老大,PASS掉此业务模式。
我们作为财务产品参与需求讨论时,不能只想着产品层面的事,还要往前多走两步,多想想业务的合理性,以及对财务及至公司战略的影响。
财务的职责是反映与监督:首先核算及时准确,其次当好企业的守门神,防范与杜绝风险隐患。每个财务动作,除了流程规范外,还要求数据准确可稽核,并能以合理的维度,反映在各种报表和企业的管理决策中。
在履行监督职能时,一般涉及到流程审批,比如BPM或OA系统;在与B端系统打通时,我们还要考虑上游系统数据一致性,如部门编码、部门属性、人员编码,是不是与财务系统一致。有同学可能想到了,这是主数据或基础资料的范畴。对,但作为财务产品,财务系统是最终的下游数据消费方,评估需求时将整个链条串起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节点,如果发现有些系统或数据是“三不管”地带,主动暴露出来,并推动解决。
02 熟悉业务
会计,给人的表面印象是原则性非常强,死板不灵活。审批时拿着条条框框,这也不行,那也不准,似乎不知业务的有多难。
其实,也不全对。基于职责与岗位,财务可能对业务了解得不多;但作为财务产品,要担当起财务向前伸展的业务触角;深入到业务一线,最好能成为业务的贴心伙伴,了解业务的背景、流程、要领,跟着一线销售员跑市场,与一线库管做做库存管理。
熟悉业务,可借鉴以下几点:
了解业务细节:比如了解公司的产品,发现流程中是否合理,针对性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例如,之前在跟着一线巡店员巡店时,发现同一个实体店老板为了套取费用补贴,用不同的名称、注册多个店铺,而巡店流程是按店铺名称安排工作任务,而不是按店铺地址的距离远近进行分配,造成业务员同一个实体店多跑好几趟。类似这种,在业务细节中发现问题,加以思考其合理性,针对性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在提升销售业绩做出自己贡献的同时,也推动公司发展。
低头做事抬头看路:财务或产品人,喜欢埋头做事,其实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我们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多抬头看路,洞察外部环境,如行业政策、竞争对手定价策略、财务状况(如赢利或亏损)的变化等,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保持灵敏的嗅觉,洞察一切,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尊重与理解市场与公司:比如前东家(快消行业),老板与核心创始人是互联网出身,自带互联网基因,曾以为用互联网模式能实现降维打击,从而在传统饮料行业大杀四方。
这两年市场不景气后,才发现之前理解的全错了。在快消行业,离开了渠道与经销商,就如鱼离开了水一般致命。我们财务产品人,在了解业务时,也要理解市场、尊重市场、尊重行业,如市场的增长速率、上行空间以及面临的竞争情况。理解公司的价值、业务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上下游关系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和公司战略,更利于我们调整产品策略。
不断学习和实践:想成为财务产品领域的专家,需从成功里沉淀方法论,失败中汲取教训,持续学习。精通业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业务需求。
03 夯实产品功底
财务产品经理,首先定义在“产品经理”这4个字。产品经理,有时被人称为原型仔。在几分揶揄的同时,无不形象的描绘出产品经理给外人的形象:接需求、画原型、写PRD、推进上线。
如果大家真这么理解,那就把自己定位成工具人了。工具是会随时被替代的,相信这不是各位所期望的。理想的产品人,经历3-5年的成长后不仅能完成中、大型需求,还应沉淀出自己的方法论,形成个人软实力,搭建起自己的护城河。
怎样夯实产品功底呢?分享一点个人技巧:
1. 树立良好印象,给人以靠谱的人设
事事有反馈、件件能落实是最基本的,事事要闭环是努力要做到的,先从做好身边每一件小事开始。
比如:研发找产品经理一起配合上线一个涉及到销售价盘定价的新功能,需要产品经理在定价系统上配置定价模块,产品经理配置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定价系统“非预期”的问题,把问题反馈给了定价系统owner,然后就不管了。到了真正需要发布的时候,发现定价还没配置完,这就是典型的,不以目标为导向的“不靠谱”。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推进,是你负责的就要负责到底。不是你负责但是你发现的,以书面文字、邮件能留痕迹的方式提醒相关人员推进,千万别把锅砸在自己手里。
2. 善于斗争:
产品经理是一个需要频繁输出清晰观点的岗位,同时涉及到资源调配,拥有资源意味着所负责的项目能更快更好的向前推进。所以,经常会跟因为不同的观点、资源分配跟研发、测试甚至业务进行争论。
面对争论不要慌:
- 不要快速妥协:一方面是为了校验你是否深度思考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多轮观点碰撞中,产出更优观点。
- 不要过分坚持: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谁的观点对,是为了形成「最佳观点」,不要为了赢而赢。
3. 多思考、勤抽象:
- 多思考:最好的思考时间,是在大脑放空没有思考的时候(吃饭、散步、发呆)。越是放松的状态,越能思考出正确的方向。思考在生活,落地在工作。
- 手中握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开会/交流/思考,都要及时记录,一方面是为了不miss信息,一方面写也是总结思考的过程。好的规划,都源自日常的点滴记录。
- 善于抽象:观察事物的普遍性,抛弃功能的简单堆砌,提取共性原理和规律,予以恰当归类、去重、升华。比如电脑,无论型号多复杂、外面多漂亮、功能如何强大,都可抽象成三部分:输入、存储&计算、输出。
抽象,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点,抓住事物本质。行业内一般是“三表”法,即《目标表》、《策略表》、《资源表》,通过以下三步实现:
- 第一步:拆分内容,进行汇聚
- 第二步:分类汇总,合并同类项
- 第三步:建模
04 结语:以终为始、不忘初心
财务最关注的是质量,包括数据质量、业务风险,其次是效率,最后才是赋能。如果说数字化是让人无限憧憬的未来城堡、财务信息化是搭建城堡的一栋栋高楼大厦,那财务产品是大厦之基石。只有夯实基础,未来才可期,在座的同学都是未来中国财务产品主力军,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作者:业财老曾,专注财务信息化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