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举办的线下作者交流会已完美落幕。前500强产品经理、项目经理 陈蕙茗回顾了她的10年产品道路和创业经历,并分享了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感受。以下是全部内容~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快速重启,点燃梦想——当产品经理不依靠大平台,该如何成长》
分享地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故事——过山车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如何成长——找到自己的成长模型,第三部分就是我的感悟及交付——做一个提供价值&交付意识的人。
一、我的故事——过山车的经历
想必大家都有过做过山车的经历,坐的时候特别惊悚、刺激,玩的是就是那份心跳,但又享受那份受虐的过程。
我的人生有那么点像过山车,过去一直向前冲,在大平台做了10年,后面又在创业公司做产品负责,努力成为产品专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好景不长,去年就像过山车失重后跌入低谷一般。
意外腿严重受伤后,我在家休养了近半年,康复后开始倒腾创业。我以为以原来的专业来说,创业也应该是条直线,却没有想到投入巨大,收入却为负,现实的客观世界和以为的世界之间相差巨大。
满世界的找产品,考察了40多个产品,最终选择了富氧离子新材料。这个产品不错,很快与合伙人成立新公司,与一家大型企业推进销售合作意向,却没有想到认识不深的几个合伙人2个月后就散伙了。
我又重新思考,是不是要做回自己有兴趣的教育,选择了绘本阅读这个项目,准备走幼儿园市场。不仅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是刚需变现,还可以以此切入做师资培训。可是今年黑天鹅来了,幼儿园都休学了,项目也停了。
痛定思痛后,在疫情营造的阴影下,侥幸有了一些小机会通过提供付费输出、产品&运营服务,找到了方向和盈利的点。
二、如何找到自己的成长模型?
罗振宇老师在奇葩说了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成长就是你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跨过去了叫成长。”
回首过往的低谷时光,觉得最难的就是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该如何融入传统行业。产品人最爱讲的痛点,当时对我一个创业者来说就有三大痛点:
- 心浮躁 ——如何摆正心态?
- 没有抓手——如何找到小风险创业?
- 满身武艺使不上——如何与我过去的经验连接?
我边痛着边寻找出路。吴伯凡老师曾经说过:“在进化的生态雨林里,有四百万种解决方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很多优秀的人身上就有解决方案,就能给我们不少启发。
我是得到1期学员,向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是创业者请教,也向剽悍品牌营的同学请教,连接,这些都给了我不少的触动和启发。
同时,我也深知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一个学习者的状态。我一直很喜欢阅读,就报名拆书帮学习。
拆书帮是运用一套RIA的学习方法,“榨取”一本书的价值,并且它是有一套升级打怪的流程,从1-1到3-3。我现在已经打到3-3这个最高级,争取今年能通关。另外我也逼着自己在得到读书会做分享,基本每个月都有讲书,坚持一年下来也成为金牌讲书人、打磨官。
俗话说:“好运就是当机会来临时,你已做好了准备。”在拆书帮,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个客户。一家企业要找拆商业书籍的人,我正好自己喜欢看这方面的书籍,就马上行动起来。拆的第一本书是《影响力》,合作很愉快,客户也觉得这是她要的用户体验效果。
这个给了我不少信心,我感觉到内容输出能成为我的抓手。我能变现落地的输出内容也多了起来,从拆书、课程软文、讲书、人物专访到自己做课程。
去年上半年未出的书籍做了一个系列课程《人人都能做知识付费产品》,这个月还做了《人人都能做出精彩的课程》,反馈都还不错,也都在不断的迭代中。
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引流,把我现在的一些输出分享给一些连接的朋友,激活存量渠道,过去合作的伙伴,这种信任会更快,有什么活很快会想到我。另一方面增加存量渠道,同频的圈子多做一些链接。
而且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让他们看到我能提供更多的价值。比如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合作,我先是从课题的开题报告做起,后来逐渐到公众号运营及推广,再到项目的整体运营和负责。我的心得就是经营好每一个客户,努力将他们变成存量,形成好的口碑!
也就是我将自己过去的经验打通,从内容输出这个小抓手启动,后续提供运营、产品顾问、项目规划等服务。
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清晰自己与这个真实世界交付的成长模型。我为客户提供什么、我要怎么盈利、如何形成我的价值主张,我为谁提供,我基本上可以了然于胸了。
对一个创业者来说,交付内容输出是变现最快的方式,但这个会受时间瓶颈制约,同时我又扩大提供公众号、社群运营等服务,还有一些项目的产品服务,让盈利方式多元化。也就是我们说的短期、中期都要有。
为谁提供,我重点将其放在企业客户及知识IP身上。在教育的累积及项目资源的打通是可以给客户及知识IP更多的赋能。我希望我是一个桥梁,能成为传统行业和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资源连接及沟通的观察者、亲历者。
大家都很熟悉的梁宁老师、刘润老师都谈到系统动力学对商业洞察力的推进作用,我也将系统思维中的核心变量、关键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来打通我的成长模型。
过去我觉得拆书、讲书、软文、课程都是很散的点,我发现用这个来理解,其实就是我的关键变量就是我的产品,我要提供交付意识形成我的增强回路,然后要增强传播前置来降低滞后效应。
未来我会逐步去完善它,躬身入局,踏实行动,形成自己的策略和打法,达到飞轮效应,找到不变的东西来对付这个不确定的世界。
三、我的感悟&交付——做一个提供价值&交付意识的人
最后回顾一下这一年半的过山车之旅,有蛮多的辛酸。但是日本经营之父稻盛和夫曾经说过:“要想成功,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所以这里我们省略感性的文字一万字,来理性梳理一下在座各位可以打包带走的东西:一句金句及四个心得。
我想交付的一句话就是:做一个提供价值&交付意识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如果没有相应的价值你很难产生真正有效的连接,而且你还要尽可能地提供好的交付、超预期的服务给他人,才能形成好的口碑传播,产生更大的效应。
第一个心得:从人性出发,先自省,再外观
无论是我们是去创业,还是遇到挑战、困难,我们都可以回到源点:人性的探索上来。产品经理做产品的基本点就是从人性出发,我们不要将它只局限于在产品上,而是要开拓视野,从自身、从外观上去看。
当困难的时候,我们自身是什么样的情绪,是被恐惧困住了还是不甘。当我们自省了自己后,才能真正向内求,才能生出更多的能量来拯救自己。同时,我们用人性去看待关系的连接上、利益的分配上,很多事情也很容易一目了然。
第二个心得:关键时刻拯救自己的,不是综合素质,而是某一个长板
我们一直以来被强调的是产品经理要补齐短板,要综合素质高。过去你是在一个平台,你依附在这个平台上,更多的是管理者,需要综合素质。但是当在你只是一个点的时候,人们买你单的是你那个足够长的长板,而如果想活得更滋润的,是有2,3个长板,这样就能够成多维度竞争。
就像我过去是平台产品经理,而现在我给自己的定位,要聚焦在教育+内容产品经理。
第三个心得:把产品&用户思维等运用到交付能力的提升上
这是一张省级幼儿园的照片,你们猜猜为什么左边的小黄人卡通造型比小朋友卡通造型多出来这么多?它的目的是什么?
这其实是一个用户体验设计相关的问题,这是去年考察一家省级幼儿园时给他们的建议。左边的小黄人卡通造型多出来这么多,是为了让小朋友好去照相,后面的幼儿园牌子较多,风景好,家长也会传播。而小朋友卡通的这个后面的风景不好,所以不用放出来。
很多传统行业并不了解产品思维、用户思维,那我们可以把这些运用到实际的交付能力提升上,这些都能增加他们对我们的信任。
第四个心得:要有/找到自己的产品&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我们要用项目思维去操盘一个产品,用系统流程来推进项目。首先,要找到自己适合的产品定位。找到自己适合的产品定位,可以关注市场情况、能力边界、资源边界三者要素。当这三个要素的交集之处所在,就你的产品定位。
特别要关注市场情况,要去看大势如何,风口有哪些产品;其次也要关注你的能力边界和资源边界。就像我去年创业的教训,新材料产品的确不错,但那个不在我的能力边界之内,再怎么够也不行,所以也不适合。
接着清楚自己的产品定位后,研发一款产品或者找到一款产品,然后马上营销、试用,去验证你的商业模式。有了真实市场的反馈后,再快速迭代。把MVP这一套也用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
最后的最后,想和产品人共勉:把自己活成一个优秀的产品。这是我们的信念吧。
我还是一个在路上的创业者,以上都是一些真诚的分享,带有浓厚的个人视角,希望有些点能带给你启发,也欢迎和更多优秀的同行、创业者多交流!
#专栏作家#
陈蕙茗,微信公众号:陈蕙茗研习社,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10年产品规划&运营经验,从0到1搭建和运营落地品牌电商、知识付费产品&场景化产品,擅长用户研究、产品规划及产品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