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是CEO的学前班?产品经理是应届生通往大厂的门票?这些可能是很多人对产品经理的认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一起来看一下吧。
误解一: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真相:理论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没有错,但不能理解为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人人都可以胜任。
各行各业都需要产品经理,从消费到工业到软件产品到硬件设备,每个人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做一款你想要的产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没有错。
比如手工耿,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造自己的产品,他可以是那些手工产品的CEO、运营、也是产品经理。
但是如今我们所说的产品经理,大部分都特指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它是一个和开发,运营,销售等工种齐平的职业类目,既然作为一个职业,所以它不但需要非常强大的知识储备,也遵循物竞天择和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因此产品经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
误解二:产品经理的上限很高,甚至可以做CEO?
真相:程序员,运营,销售的上限也是CEO,CEO需要具备产品思维,但不一定做过产品经理。
李开复的那句话可能让不少人梦想成为一名产品经理,但倒推思考一下,如果产品经理是ceo的学前班,那么做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要以CEO级别的标准去要求和衡量这些人。
正如李开复所说,产品经理之所以能和CEO扯上关系,有两个原因。
1)产品
产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作为产品成型的深度参与者,产品经理是离产品最近的人,产品的好坏,收入的多少,都和产品经理有直接或间接关系,这些也是CEO关心的问题。
2)经理
很多人把产品经理理解为自带管理属性的职位,实际上产品经理是开发工程师、销售、运营、设计师等其他众多工种的枢纽,是整个协作流的关键节点。
它并没有管理的属性,但需要具备“串联”大家并且让产品越来越好的能力,这也是CEO需要具备的能力。
但一个优秀的CEO不仅需要有产品经理的视角,还要懂技术,懂销售,会管理,能成为CEO的产品经理不仅要具备以上技能,还要有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来之不易的机会,总之成为CEO绝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事实上,回看近两年科技行业拿到融资或者已经上市的独角兽,基本上都是以技术创业为主,技术为王是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误解三:应届生,什么都不会只能去当产品经理了?
真相:什么都不会不能当产品经理,事实上,你会很多也可能当不了产品经理。
各个专业的应届生总是把产品经理作为通向互联网大厂的门票,在过去几年互联网市场混沌初期或许还有用,如今C端红利见顶,B端赚钱效应较差,整个行业趋势向下时,这张门票价值千金。
回顾最近的校招会发现,你的简历已经很难在大厂过筛,笔试做不完,而面试你面临的对手是清北复交和两财一贸的学子 ,甚至不少哈佛牛津的硕士也是你的竞争对手。
为什么校招这么卷?因为产品经理对于入门者来说没有明确的北极星衡量指标。程序员可以通过写代码来衡量基本的coding能力,UI设计师可以通过作品集来衡量设计能力。
但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最好的指标的是做出了一个好产品或者好功能,但这一衡量标准几乎不可能应用在应届生上,因为大多数同学没有校园创业经历,就算实习也只是做一些打杂的产品工作。
所以企业开始从产品经理的软技能和其他方面来衡量应届生的基本素质。比如简历筛选中的学历,专业和大厂实习经历,比如面试中的沟通能力和产品思维等(所谓的沟通能力和产品思维已经被大部分教培机构通过“速成”的方式灌输给了这些应届生)。
由于我们的教育体系没有“产品经理”这门专业,所以产品经理的专业性一直被人诟病;国外一些高校开设了“product design”这门课程,但产品设计也只是产品经理的部分内容。
大学没有开设“产品经理”专业是正常的,因为要成为一名专业的产品经理,不仅需要懂计算机技术,还需要了解心理学,经济学等一众跨学科的知识。
对于行业的不同还需要深入了解垂直行业;最重要的是产品经理除了方法论,优秀的产品人往往具备与生俱来的天赋(产品经理不是唯天赋论的职业,但是任何职业塔尖的人才一定有1%的天赋因素)。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如果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就算“内推”和“速成”让你费尽心机拿到了这张门票,如今的大厂环境你也很容易被优化,无论对职业生涯还是人生理想都会起到负面作用,最重要的是可能会让你失去做产品的兴趣。
所以如果你什么都不会,学历也没有竞争力,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先进入一家小公司,一边从实践中学习,和有经验的人交流;一边从工作中认识这个岗位,验证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想成为一名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