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ision pro出来之后,我就知道适合用户做的MR应用时代终于来了,所以在2023年开始就开始带着团队做vision pro 做医疗场景的开发。

今天写这篇文章将用于《vision pro产品研发实践》分享我们做vision pro所用的需求调研方法

需求调研的方法可以帮忙产品经理设计与界定合理功能性需求,这里我们通过5W1H、以及KANO模型、JBTD模型来完成,跟着下面的步骤完成这个案例,其实也算融会贯通了。

功能性需求list:5W1H

在面向医疗行业,我们基于5W1H来完成需求的构建,其中5W1H分别罗列了如下的功能

1.对象 (What)——

针对外科医生群体,以及国内国外的医生群体都可以使用

针对什么事情做分析,比如是公司生产什么产品?车间生产什么零配件?为什么要生产这个产品?能不能生产别的?我到底应该生产什么?

针对vision pro这一点就是思考能够用空间计算做什么事情

2.场所 (Where)——什么地点

针对医生在手术场景以及日常就诊过程中,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可以做哪些方面的平替,从而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找到用户操作vision pro的APP在哪里,是在室内还是室外还是在极端场所。

而我们选择了手术场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因为无菌环境,需要查看各种手术资料,但是传统的手机以及其他电脑设备都是物理接触式的,无法实现。

3.时间和程序 (When)——什么时候

例如这个流程或者功能是在什么时候做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能不能在其他时候干?把后工序提到前面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时间干?

操作vision pro的时候,有时间限制吗,程序有规则吗,以及有操作步骤规范吗?

我们设定的是医生查看影像片,可以在手术前以及手术中查看,并且解放自己的双手,不需要再去中断手术查看。

4.人员 (Who)——责任人

相比于对象,vision pro的APP用户是谁

使用vision pro的APP用户有哪些人,比如有医生还是护士或患者,以及未来即将成为医生和护士的相关人员。能够覆盖医务人员的生命从业周期。

5.为什么(Why)——原因

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语言?为什么不能有变动?为什么不能使用?为什么变成红色?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为什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为什么非做不可?

使用vision pro是目前市面上在分辨率、以及AR效果最领先的穿戴式设备,并且可以识别双手捕捉以及进行空间场景捕捉,独特的空间视频拍摄也成为了市面上唯一开发者可以接入的新终端设备。

6.方式 (How)——如何

手段也就是工艺方法,例如,我们是怎样干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干?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干?到底应该怎么干?有时候方法一改,全局就会改变。

利用vision pro的开发者接口,完成vision pro的APP产品设计到研发,比如使用共享视野、以及空间vision OS自带的空间渲染效果,可以完成空间数字影像的展示与重建。

如果是要做三维重建需要多高的画面数,再利用unity完成高3D模型的渲染,还是需要一般的画面数,就可以用苹果vision OS自带的虚拟引擎完成。如下

图1.1 低面数的3D重建

从0到1,我做vision pro的 APP 需求调研

图1.1 高面数的3D重建

比如要形成逼真的人体器官,涉及到细节与复杂形状,则三角形面数越多。

通过5W1H来做思考,可以保证我们需求调研的问题范围足够完整,并且可以界定合理的功能设计。如下是5W1H可以罗列的产品设计需求。

从0到1,我做vision pro的 APP 需求调研

KANO模型来筛选功能需求优先级

有了以上的方向与范围之后,我们还有KANO模型来区分需求的重要性,

根据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狩野教授将产品服务的质量特性分为五类:

  • 基本(必备)型需求——一定要存在的需求,没有用户就会感觉到不舒服

  • 期望(意愿)型需求——用户希望要的需求,有用户就会开心

  • 兴奋(魅力)型需求—用户意想不到的需求,有的话用户就会着迷

  • 无差异型需求——感觉没有差异的需求,即换汤不换药

  • 反向(逆向)需求——用户讨厌的,出现了用户就会流失

而vision pro的APP在做产品设计时候,显然根据简易设计方法论,应该先满足基本型需求再满足期望型需求,而在5W1H中最难的是实现兴奋需求,这种需求就是用户都不知道,但是却凭借着产品经理在行业的洞察发现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需求,如下我们通过围绕以上5W1H来完成需求的归类。

从0到1,我做vision pro的 APP 需求调研

我们就可以得到需求池,按照对应的研发成本以及技术类型来进行排期。

JTBD 做可以商业化的用户期望需求

‍‍‍JTBD全称是Jobs to be done,这个概念由经济学家、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人之一西奥多·莱维特所提出的,他认为:“人们买的不是东西本身,而是这些东西可以给他们带来的价值。”

其基本理念是指,人们购买产品和服务不仅是因为他们的一些特性或其他属性,他们要利用这些产品和服务完成某些需求或者实现某个目标,因此,JTBD模型框架正是描述了用户的真正需求和购买行为的有效工具,让产品帮助用户完成未完成的使命,并且满足用户没说出口的需求。

近年来,JTBD 模型是硅谷公司在产品开发中经常实践的方法论,这个模型会更注重挖掘用户,甚至涉及一些用户心理的内容。

简单来说,JTBD 包括三部分内容:

  • 功能目标,也就是用户要在这里完成什么事情;

  • 个人情感需求,也就是用户在情感中希望达成的愿景;

  • 社交情感需求,也就是用户在人际圈中与他们互动的满足。

在5W1H的需求池里,再去筛选KANO模型里面满足JTBD模型的需求,最终产品的商业化就能闭环了。让基本需求在合适的对象、地点、以及场景上,通过完成用户的个人情感最终让用户产生自己的价值,产品才有活跃度与商业化闭环。

以上三点用(5W1H)方法来仔细找到每一个维度的潜在需求,抓住用户使用产品的最终目标。这样,产品设计者可以对自己的产品有更速度的了解,深度匹配产品价值与用户诉求的重复度。‍‍‍

通过以上的需求,就完成了如下的功能框架分别是

从0到1,我做vision pro的 APP 需求调研

开始产品设计

有了以上的需求分析之后,就可以开始做产品设计了,那么产品设计就是具象化以上功能,我们将其从基本需求开始完成,而往往需求优先级P0开始,如下是我们罗列出来了将其基本需求罗列,可以看到有9个功能需求是基本型的。

作为应用内的教程我们可以用人工的形式替代,而离线模式属于数据存储方式,在功能操作上就有7个功能设计需求了。

从0到1,我做vision pro的 APP 需求调研

以上就是我们用需求方法论做的一个产品设计。

以上内容将会合并在vision pro的APP研发实践

今天的分享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