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能够写公众号,除了喜欢就是习惯了。

我身边很多做产品经理的同学都停更了,因为用户习惯变了。

让他们做视频内容创作,就是门槛高了点,加上工作原因不方便露脸

而产品经理的本质工作就是写,所以写公众号PM更加容易上手。

而在做产品经理10年,我发现大部分的产品经理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却没有做,就没有钱途。

1.做解决“懒人”的需求

对比2016年,公众号从唯一的自媒体媒体内容生产入口,到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生产内容的不仅有人还有AI。

而内容的消费习惯上,用户更加喜欢短视频与图片的内容,就算是公众号长文内容也逐步成了AI朗读。

这一切,本质上是人类从古至今都是喜欢:“懒”。

只要能让人类偷懒的产品或产品功能,都将吸引用户使用,最终用户会养成习惯就成了行业标准规范了,这也包括交互设计。

2.做一个产品经理,掌握一简单的设计原则,让用户养成懒人

我们天天在公司里头脑风暴的产品设计需求,很多方法论会把他归纳为产品经理提的痛点、痒点、爽点。

其实方法论再多,其实就是用户只会感受到懒或者我们叫做省事儿的需求,能够为用户省事儿或者贪便宜最终就成了用户迷恋你产品的核心理由。

比如现在做个调研,你看视频是否会调整视频播放速度

可以看到用户倍速播放视频,已经成了一个习惯,甚至是有时候我在没有倍速播放看视频,我都会觉得时间过得好慢。

“或许闪电侠,就是这个体验吧”

3.用户习惯变了,趋势就变了

这几年,我们天天使用的微信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中心化流量到现在的去中心化以算法为基础,并且增加了短视频与电商,这都是产品经理与时俱进。

曾经腾讯无论怎么样都做不了电商,现在成了直播电商、视频电商甚至是最近送礼催生的社交电商,成了国内电商的头部电商平台。

这都是因为用户的习惯变了,有了用户基础,加上算法与视频内容分发,自然就可以产生天然的电商场景了。

而要你说以前为什么没有,因为仅是通过聊天,是没有办法催生出良好的电商交易场景,而现在有了直播与短视频这就是天然的购物场景。

4.产品经理要懂趋势与顺势而为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顺势而为,了解用户现在、未来需要什么。

比如你如果一直关注我,就知道接下来几年就是AR眼镜的元年。智能手机的终端会变成眼镜,那么这其中有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做,其实你应该就知道了。

围绕着懒、谈小便宜,你看有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在AR眼镜来做产品设计?

如果你开过一次有自动化驾驶的电动汽车,你下次再去开纯汽油车,就会不习惯。

大部分产品经理,没有钱途

在高速路的时候,有自动驾驶的纯电可以满足不需要担心变线与道路差刹车问题,即使油车再好,或者是有大品牌价值,但在开车的体验上,有自动驾驶的汽车显然体验更好,因为用户可以更轻松,可以在开车上偷懒了。

5.产品经理的KPI:让用户养成懒习惯

我们都说产品的价值是以善为道,佛法对于善的定义是“顺益”,即顺于清净真实之理,利益此生乃至后世自他一切众生。

可是,让人更懒到底是善还是恶,这个就不好说了

比如前段时间 农夫山泉总经理钟睒睒还批评了张一鸣的算法机制,认为算法是一个恶,让用户都不知道真相,就被算法引导区构建了若干的网络暴力

这一点其实可以认同,因为推荐算法本质上是为了更高的DAU与用户参与度服务,这也是这些新闻资讯平台的商业化可行的基础。

还可以举例,就以B端的产品经理举例

B端产品往往其产品的目的是提高系统的使用率以及用户的NPS分数。

能够让业务人员省事儿,比如一些WORD的处理工具与共享,比如一些报表能够精准提醒,以及系统检测控制等,都可以让业务人员更懒从而离不开B端业务系统。

但在职场里,一切让用户懒的功能设计,其实都是一个不错的产品方向,唯一的问题是产品经理要解决之后如何进行收费,因为一个产品要活下去还是要能够盈利才可持续。

当然,光解决懒的问题还不够,还要做技术调研

如果只是发现懒,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去做产品经理,而这个解决的问题要看底层技术实现是依靠是什么,因为不同的技术对应着难度与成本都不一样。

成本太高就很难做产品构建了,比如现在提到的GPU大家都知道好,要用国产的就难。

还有现在很多AI的产品,都是CHATGPT套壳,一旦CHATGPT被禁用或者别人官方自己做了,那么商业模式就无法建立了。

就像在沙滩上建立的城堡,别人一推就倒下去了,没有任何竞争力。

软件产品经理也是硬件产品经理

曾经我在做产品经理的时候,一直认为软件产品经理是不会和硬件打上关系的,而现在我发现真正高手的软件产品经理最后都会做硬件

产品经理不会区分硬件,因为就算是只做硬件的产品经理也会构建硬件底层的系统产品设计结构。(蓝牙信号形式、数据存储形式、WIFI信号形式)

硬件本质上也是一个系统的承载体

举个例子, 比如我带着团队做的脚步压力系统,就需要接入第三方压力传感器,通过硬件来提供相关的采集数据和自己的系统进行整合,在通过系统调用硬件数据展示对应的用户脚步压力,观察压力分布情况从而进行临床诊断。

大部分产品经理,没有钱途

可以这么说,在最终我们做的这个康复科系统里,硬件也是软件的一部分,只是软件在显示屏幕上展示,而我们在做脚步识别的时候,系统另外一部分是在压力传感器上。

还有一点感受特别深的是我们做的血糖检测系统。

就是通过第三方血糖采集设备来获取血糖数据,而我们又需要通过系统来停止血糖仪与启动血糖仪。

随着用户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从依靠血糖仪厂家到变成自己找供应链生产血糖仪,最终只需要贴牌就变成一套品牌的血糖仪。

血糖仪的硬件供应链是成熟的,接下来就是贴牌就行了。

这也是现在只做硬件不做软件的厂商都很怕,因为没有面向用户的软件系统,就导致他们不是流量前端,很容易被替代,尤其是供应链往往是技术壁垒最薄弱的。

所以,高级的产品经理一定是硬件与软件一起结合,单独做硬件的产品经理势必也要考虑到软件平台化,否则硬件的商业化受限于硬件所在的赛道而不是生态。

这是我最近的一些观察与思考。

今天的分享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