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行业的变迁中,产品经理这一角色经历了从黄金时代到重新定位的转变。面对职业发展的困惑和挑战,许多产品经理开始探索新的职业路径和副业机会。这篇文章,希望能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前几天跟一位小伙伴沟通时,她问了我一个问题:
“产品经理如何实现转岗,或有什么好副业干?”
她马上进入30岁,做了6年多产品,感觉最近几年行情不好,升职加薪机会有限,产生了另谋出路的想法。
我理解她的想法。
我从”误打误撞“误入互联网行业的第一天,就有一种把它当“副业”的想法,谁曾想一干就是10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成了35+的“老帮菜”。
还记得2010年时,苏杰老师写了一本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风靡一时,成了大多数新人产品经理的入门书籍(我也买了,只是没怎么看)。
伴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产品经理迎来了一个黄金周期,一度被视为“CEO学前班”,因它在能力要求上与CEO有一定相似性。代表人物有:乔布斯、张小龙、周鸿祎、傅盛等等,他们都是产品经理出身。
2016年后,随着王兴说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开始,产研人员却开始被广大网民调侃,终局就是“人生三保”(即保安、保洁和保险)或铁人三项(即跑滴滴、送外卖、送快递),我身边确实也有伙伴真的践行了(不止一位)。
黄金期已过,产品经理的出路在哪里?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产品经理的由来。
01 第一位产品经理
历史上第一位产品经理是尼尔·麦克尔罗伊,上世纪20年代(1927年左右),当时,宝洁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Camay(佳美)的香皂,但其市场表现不佳,尤其是与公司另一款热销产品(即象牙香皂)形成天壤之别。
所以当时的产品负责人尼尔就给高层写了一份备忘录,主要描述了当前市场并未完全成熟与饱和,不同用户群体有不同的诉求与动机,可以用不同香皂来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关键问题在于佳美香皂的销售活动过于分散,缺乏协调,而且预算混乱,无法掌握管理重心。
因此他提出一个全新的品牌管理制度:每个品牌由一个品牌经理负责带领团队单独经营,与公司内其他品牌形成竞争。
高管同意了他的提议,并任命他为佳美的品牌经理,他根据佳美牌香皂的用户特点,调整营销策略,谋求市场差异化,使得佳美牌香皂销量猛增。品牌经理后面演变为了产品经理,最终在互联网行业开枝散叶,细分为了不同方向的产品经理。
02 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产品经理职位虽然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的历史,但其岗位的本质并未发生变化。
即现在的产品经理依然是负责一个产品或系统全生命周期,通过用户研究、市场细分、产品定位等调整自身的产品策略,谋求产品差异化,最终实现用户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简而言之,产品与产品经理的关系,就像孩子跟父母一样,而你最大的价值,就取决于你的产品解决多少人的问题,以及形成了多大商业价值。
所以产品经理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洞察用户和市场机会,探寻解决方案,协调资源落地为产品/服务,最终创造用户价值的同时,达成商业价值。
关键的不在于你是送外卖,还是跑滴滴,而在于这个岗位是否有发挥你价值的地方。
就像《逆行人生》一样,一个40多岁的程序员被裁员后去送外卖,也是利用自己的特长,把如何提高送单效率的所有信息进行数据化,做了一个路路通小程序,提供给所有外卖员使用,让自己从吊车尾成了送单王同时,意外开启了人生第二春。
产品经理就是亲自下场的“咨询顾问”,首当其冲的就是方法论和案例。
你可以把做产品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提炼成做事情的方法论,它可以让你尽可能跳脱当前职位的限制,让你有跨行业、跨工种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巧。同时,积攒自身的案例,这就是我做【产品方法论集散地】的主要原因。
至于产品经理的出路,到底是“人生三保”,还是“铁人三项”?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只有专注解决当下自己的真实问题或困境,承担自己角色的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探索自己人生的第二曲线,这就是你的出路。
03 产品经理是一个“万金油”式的岗位
我们把所有岗位进行一次抽象,可划分为八大方向:市场/营销、销售、产品/服务、研发、行政、人事、财务、运营。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岗位的职责本质却是大差不差。比如最早的品牌经理,或图书编辑,演变到现在,都叫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是一个“万金油”式的工作,用一个公式表达是:产品经理 = 初级市场 + 初级销售 + 高级产品/服务 + 初级研发 + 初级财务 + 中级运营。
怎么理解?
首先,产品经理是一个初级市场人员。即你做的产品市场空间有多大,市场竞争格局如何,用户细分市场如何定义,你需要有所了解;
第二,产品经理是一个初级销售人员。即你的产品场景是什么,关键销售卖点是什么等,你需要定义清楚;
第三,产品经理是一个高级产品/服务人员。即你岗位的本质是如何确保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的用户和商业价值,以及你如何协调所有资源,确保它可正确被落地等;
第四,产品经理是一个初级研发人员。即你可以不是研发专家,但你必须懂你的产品研发逻辑,成为一个初级研发人员;
第五,产品经理是一个初级财务人员。即你可以不是财务专家,但你必须懂基本的财务逻辑,可以从财报、市场报表等方面,考虑产品对企业的财务影响等;
最后,产品经理是一个中级运营人员。即你可以不是运营专家,但你必须可以成为中级运营人员,当没有足够多运营支持的时候,你必须自己做好产品运营工作,不能“只会生,不会养”。
04 产品经理的自我定位
古典老师在《不上班咖啡馆》一书里,提出了一个重新自我定位的公式,即定位 = 行业 x 企业 x 职位。
以我自己为例。
最早定位是:互联网外包 x W企业 x 安卓研发。
第二次定位是:在线教育 x Z企业 x 安卓研发。
第三次定位是:在线教育 x H企业 x 产品经理。
现在的定位是:SaaS行业 x S企业 x 产品经理。
每个人的发展不是爬梯子,而是攀岩。你没办法一直向上攀登,而是需要学会左右横移,整体保持向上即可。
怎么理解?
毕业后,我在一家互联网外包公司做安卓研发,后来觉得外包没意思,“误打误撞”就进入了在线教育行业,起初在一家小公司,后面通过积累进入到知名在线教育行业,岗位也慢慢从研发切换到产品经理,再到后来又通过主动选择进入SaaS行业。
简单拆解一下这个定位过程,你会发现其实我每次重新定位,都会改变其中1个或2个因数。
- 第一次是职位不变,切换行业和企业。即从外包行业切换到在线教育行业,同时换了企业,但因为职位不变,且两个行业本质都是互联网性质,转换并不难;
- 第二次是保持行业与职位不变,只是切换了公司(由小变大);
- 第三次是保持行业不变,切换公司跟职位。即由研发转岗产品经理,却依然在做熟悉的在线教育行业,至少业务是熟悉的;
- 第四次是职位不变,切换行业和公司。行业跟企业变了,但至少产品经理的经验和方法论没变,切换也算顺利。
如果现在的我,期望再次重新定位,又将如何进行呢?
从稳定性与可行性评估,优先级顺序如下:
- 第一优先:仅换企业。即SaaS行业 x M企业 x 产品经理;
- 第二优先:换行业且换企业。即在线教育/在线旅游/金融等 x M企业 x 产品经理;
- 第三优先:仅换岗位。即SaaS行业 x S企业 x 运营/实施/销售等;
- 最后优先:全换。即卖保险/送快速/摆地摊/开小店,或在线教育/在线旅游/金融等 x Y企业 x 运营/实施/销售/市场等。
05 产品经理的六大出路
人是社会性动物,也会被社会角色所定义,产品经理也不例外。
比如社会定义你30岁需要结婚生子,需要开始管理团队;35岁,必须成为一名中层管理者;40岁,你一定要成为一名高管或创业者等;
它还会定义你,让你往身边人看齐,看比你优秀的同学,看比你优秀的同事(或前同事),如果没有达到对方的条件(如进大厂、高薪职位、一线城市有车有房等),你就会产生失败感;
所以你需要想清楚,你之所以期望突破,到底是被社会角色所影响,还是你内心的真实渴望?
如果你想寻求突破,古典老师给出了六大出路:
- 专业线:成为领域内的专家。比如深耕行业,成为懂业务、懂用户、懂数据、懂产品的SaaS产品专家;
- 管理线:在组织中成为管理者。比如自费学EMBA,或寻求企业内中小管理机会;
- 转型线:带着你所累积的经验、资源、方法论,去新行业、新岗位。比如新能源、体制内等;
- 自由职业者:以自己的热爱、兴趣为抓手,基于【超级个体 = 独特优势 x 小众需求】的模式,探索自由职业;
- 平衡线:先以家庭为重,度过经济压力期后再就业;
- 创业线:创办自己的一家公司。从自身问题出发,寻求一个群体/社会问题的机会,开启自己的创业。
无论你选择哪条路,最重要的建议是:在重新定位自己的第二曲线之前,优先确定你的热情所在,找到专属于你的能量时刻,不要被社会角色所束缚。
比如做产品/服务是我的能量时刻。
我享受打造产品/服务的过程(即洞察与定义问题,输出产品规划,最终落地为产品,并因创造用户价值而得到用户认可);
我也享受每次焦虑不安、被人误解或DISS时,抑或是每次收获满满时,把它记录并分享的过程,它让我学会了反思、总结,也让我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可以有一个市场反馈。
最终,无论是专家线,还是自由职业者,或是创业者,我都会围绕我的能量时刻(即做产品/服务)展开。
同时,在过程中不断补齐自己的能力范围,真正发挥产品经理“万金油”的工作特征。
比如专家线要求你不能只是产品/服务专家,而必须懂市场、懂财务数据、懂运营;
或者自由职业者,则必须懂市场/影响、懂销售、懂运营。比如如何给自己做定位,如何给自己做宣传,如何运营自己?
06 总结一下
简单做个总结,今天主要跟你分享的话题是:“产品经理的出路在哪里?”。
核心想表达的就是四句话:
第一句:专注于解决当下问题是核心,其次才是探索第二曲线,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第二句:产品经理属于“万金油”式的工作,做好产品/服务的同时,适度拓展自己的相关能力圈。比如市场、销售/营销、财务、运营四个方向的能力;
第三句:你的人生定位是行业 x 企业 x 岗位,建议切换第二曲线时,优先考虑只改变其中1个(或2个)因素,而不是全换。比如只换企业,或换行业和企业,或只换岗位。
第四句:你可选择的六条路:专家线、管理线、转型线、平衡线、自由职业线、创业线。建议优先考虑专家线和转型线。
专栏作家
邢小作,微信公众号:产品方法论集散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枚在线教育的产品,关注互联网教育,喜欢研究用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