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冰山模型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也常用在产品经理的能力分析中。本文作者对产品经理岗位的胜任模型重新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2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海量新用户需求,如移动支付、移动购物、移动社交等等,带来产品经理岗位的普及。14年之后,创业潮火热,新的App、小程序等产品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将产品经理岗位推向了高潮。
那几年,市场需求供小于应,无论是应届生,还是从其他职业转行的人,只要会画原型、会简单的产品基础知识,便称自己为产品经理,涌入产品岗位大潮中。
带给大家印象:觉得产品经理没有门槛要求,营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理念,持续吸引后续人纷纷入局。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在中国大学的教育系统里,并没有一个叫产品经理的专业,在社会上也没有权威的培训机构,很多产品经理是凭借个人的兴趣和喜好仔细钻研,从各行各业中转行。
造成就职产品经理岗位专业五花八门,向身边人随机问到:有计算机专业的,有心理学的,有工商管理的…..有些真的是本职工作干不下去了,转到产品岗位上来,就是因为看上去产品门槛低。
18年以后,市场趋于饱和,流量红利见底,不再有新的产品应用出现,人们日常所需应用几乎被头部垄断。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开始从荒芜走到系统,企业对产品经理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要求也越来越高。
过去可能要求你懂需求分析和功能开发上线就可以,但是现在会讲你得懂商业思维、数据分析能力等,对产品经理综合能力要求变高。
到20年疫情爆发,很多公司开始倒闭,也较少涌现新创业公司,无新的业务模式,无新的产品应用环境下,用人需求进一步缩减。市场开始供大于求,对产品经理岗位要求进一步提高。有关产品经理失业的报道层出不穷,互联网行业开始弥漫产品经理职业的焦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或许这本身是一场误会。
事实上产品经理是一个岗位素质要求极高的岗位,需要一定天赋,后天学习的学科更要求懂用户心理学、用户行为学,交易经济学、逻辑系统学…….
现在有人说产品经理失业严重,其实不是产品经理不被需要了,而是在早期大量涌入的那些本不适合做产品经理的人被行业淘汰掉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返璞归真,是行业回归理智,是正常的优胜劣汰。
当你下定决心投递互联网产品的岗位时,或处在迷茫期摇摆不定想跳出产品岗时,你都应该理智地分析,自己到底能不能做互联网产品?
那么,到底需要具备何种素质或者能力可以胜任这个岗位?
网上有很多人分享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能力,大部分都是围绕着知识和技能两个比较表层的基础能力,对于其他深层能力描述较少。
我用冰山模型来讲解产品经理岗位胜任模型。
之所以再次搬出冰山模型,是想纠正大家原有印象认知。提到产品经理,就讲需求分析、产品设计、项目管理等知识技能。
如模型所展示,居于冰山上面的知识技能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埋藏在冰山下面的价值观、性格特质或者个人能力才是预测个体未来绩效的重要因素。
拥有清晰的岗位认知可降低时间成本,减少职场燃料(可迁移的能力、有意义的经验)的损耗,更好、更快的实现职业目标。
优秀产品经理的真正关键能力,不是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而是在实践中持续迭代思维和认知,能深度思考,洞见需求,最大化创造用户价值。这部分成就受底层性格特质、岗位素质驱动较大。
知识技能是外在显性表现,可以培养和快速模仿学习,这部分是术;但性格特质和岗位素质是思维认知,是内在驱动,很难改变,这是道。道不通,术无用。
所以本文的核心,不会一上来讲大家通常提到的需求分析方法论、项目管理能力等。而是从人最底层的性格特质讲起,给大家展示一个完整的产品经理岗位胜任模型框架。
特别说明:
1、以下内容仅为大纲和框架,本文未对每部分做展开详细说明,接下来会采用文章连载的方式逐一对框架里的每部分展示论述,若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持续阅读连载文章;
2、此大纲和框架仅是个人工作经历所感所悟,为当前阶段产物,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读者还应结合自己实际工作行业或者从属工作内容深度思考,摘取有用信息。若读者有其他看法可以加个人微信与我探讨。随时间推移,本文的内容也将会被更新迭代。
一、性格特质
- 同理心
- 好奇心
- 洞察问题本质
- 创造力
- 主人翁意识
从众多性格特质中抽出以上5个核心性格特质,是因为这5个性格特质强关联Part2部分作为产品经理的岗位素质。
同理心强你才会有用户思维,放下自我去理解他人,理解用户所思所想。
好奇心、洞察问题本质和创造力让你拥有价值思维。用户并不需要已经存在的产品,他们需要的是与现状不一样的产品,这样对他们来说才是有价值的。价值不会无缘无故产生,价值来源于好奇心驱动、洞察问题本质的心和有创造力的idea。
拥有主人翁意识让你在产品落地过程中排除万难,推动自己idea可以上线去验证市场。
性格特质塑造岗位素质,因此把性格特质作为框架体系的第一部分。你在哪些方面性格特质强,便会让你在这些方面显现出天赋,所谓天赋,也许你很容易就具备,他人花了很大力气都勉强跟你持平,你自然会比他人走的轻松和容易。
所以我们回顾反思,有时候你做不好一件事或者无法胜任一个岗位,不是说你本身多么愚蠢或者能力不行,可能只是不适合。
开篇引入性格特质,也是想给正在犹豫自己要不要转行做产品、或者说自己性格内向适不适合做产品之类的盆友一个建议,需要先评估挖掘自己性格特质到底是怎样的。
内向或者外向、喜欢沟通或者不喜欢与人交际不是核心因子,但是Part1 提到这几点却是非常关键因子。若你不具备或者比较薄弱,踏入产品岗位可能会让你在职场之路走得艰难且缓慢。
二、岗位素质
- 用户思维
- 价值思维
- 系统思维
- 迭代思维
- 数据思维
Part2 我开始讲产品岗位本身需要的素质,意思是这是区分你做产品还是做运营或者市场品牌等其他岗位的不一样的素质点,是这个岗位本身呈现出来的特点,用以区分出其他岗位,也即大家常提的产品思维,是产品岗位需要的思维方式。(Part1 是讲你这个人本身呈现出来的特点,用户A的特点是什么,用户B的特点是什么。)
梁宁在她的产品思维30讲里提到,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我个人对这句话拆解便是用户思维、价值思维、系统思维、迭代思维和数据思维,即产品经理5大思维。
为什么没有其他模块,只有这5块?因为这是做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用户思维、价值思维是发现机会。系统思维和迭代思维是产品实现,有了想法要去落地执行。数据思维是实际落地执行后的验证,价值闭环到用户思维和价值思维上。
围绕着产品本身从构思到生产再到上线,从时间维度上是这5大思维驱动,缺一个环节,产品可能就没法按照预期样子去实现。
三、职场能力
- 向上管理
- 沟通能力
- 讲故事能力
- 目标管理
- 逻辑思维
- 结构化和框架思维
- 时间和精力管理
- 建立个人影响力
讲了Part2 那是不是就说我可以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了?如果你是公司的CEO且担任产品经理,或者说在人数不多的团队内你只搞自己的产品研究,也许可以。
但一旦进入到企业,有组织的概念出现、有大团队有小团队的概念出现,那不可以。因为人一旦多,那便是职场人生。在职场中,你除了做你本身产品人的身份外,你同时还担任着职场人的身份。
有人调侃,辛苦干活一年的还不如一个做PPT的,讲的便是职场人。产品人+职场人双重身份才能让你在企业中最大程度运转良好。你光有产品本身的能力不行,你还需要懂向上管理、跨组织的沟通交流能力等等。
Part3 引入职场能力是想提高大家对职场能力的认知,提醒我们作为产品人本身做好产品本身的工作外,还是活在企业之中的。你光自己牛逼不行,你还得去认知你所处的企业环境、你的领导、你的团队,让你自身牛逼的产品能力在企业中最大程度发光发热。
四、产品方法论
- 用户分析
- 需求分析
- 产品规划
- 产品设计
- 项目管理
- 产品运营
- 数据分析
到Part4,就回到了大家熟知的产品经理知识技能,也是当前各种产品书籍或者产品信息类文章主流讲述内容。我在这里就不过多的阐述,大家有100种办法可以找到此部分内容去学习和提高。
五、后记
虽然说产品经理跌下神坛的消息持续放出,关于产品经理焦虑的文章也弥天盖地,但是我本人对产品岗位是深度认可的。我觉得它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岗位,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产品能力或者产品思维是人生的底层能力。
假如你当前在这条道路上走的困难,也许是你性格特质并不符合产品素质,也许是你还欠缺的产品思维,或者是还没意识到的职场能力。
假如你的性格特质不适合做产品经理,你不用死磕这一个岗位,360行,行行出状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假如你稍微欠缺的产品思维或者没意识到的职场能力,那么针对性去提高,慢慢解开自己的困惑。
在做产品的这些年里,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学生渐渐变成一个产品人。表面上是一份工作,实质不断提升自己人生能力,这是我热爱它的真正原因。做产品,我觉得也是在过人生。
做产品,讲同理心,讲了解用户。我把这套能力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理解人性,洞察人心,学会处理工作外的人际关系,处理亲情、处理友情、处理爱情,理解个体和集体角色。把实际生活发生交集的人当做我的用户,去看到用户、倾听用户、观察用户,去看怎么能够与用户建立连接,并且与用户的实际反馈中不断迭代和更新自己的认知和世界观的建立。
做产品,讲价值贡献。我开始思考自身的价值是什么?向这个世界交付什么价值?当你想结识新朋友的之前,想想自己能够给对方带来什么,培养自己的价值思维,彼此赋能;当你接到一项新任务的时候,想明白通过这次锻炼,自己增强了什么能力,可以给别人带来哪些好处。
做产品,讲系统能力、讲结构化和框架思维。我学会建立信息的秩序,搭建自己知识体系框架;再建立自己内心的秩序,建立自己的处事原则和边界,建立自己的认知框架。在处理纷繁杂乱的信息时,有了参考标准,从而产生自己的判断。会知道自己该放弃哪些点,抓住哪个点,慢慢建立起对人生的掌控感。
做产品,讲本质思维。我学会复盘、反思,洞察和挖掘行为或者事物本质,不再以表面说辞或者表面行为评判或下定义。脱离世界黑白二元论,对与错二元论,好与坏二元论,以更加立体、多元角度看人、看事物。在行动和反思中我不断突破内心的恐惧,变得越来越坚定、从容。
做产品,讲规划和路径依赖,讲增加确定性。我运用这套能力规划自己生活和梦想实现路径,学会自我管理,把生活安排的明明白白,目标明确,不断迭代和升级。定位、拆解目标、坚定执行、过程中修订计划,一旦达到阶段性目标后,再次发力向着更高更有趣的目标看齐,一步一步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
…….
如果你再问,产品和人生如何结合起来的?
总的来说,
1、就是产品能力或者产品思维要总结抽象出来,在工作场景之外应用到实际现实生活中,去解决工作外的生活或者人生问题;
2、然后工作上所需要的产品能力或者产品思维在实际生活中去练习,即产品本身是源自生活。
真正做产品的意义或者感觉到快乐是跳脱日常写需求、跟项目等偏执行类靠单一时间叠加的知识、技能类“打工人” 做的事情,而是去刻意训练或者学习认知、思维等的提升。
有无认知、思维的提升,才是区分产品经理的关键点。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的能力水平,认知升级的质量和速度是他的成长速度。
以上,本文到此结束。
受篇幅所限,本篇文章仅讲述了一个框架,作为接下来连载文章的开篇,每部分内容未深入展开来讲,我将在接下来文章中展开来讲,欢迎关注。
#专栏作家#
花开不败,微信公众号:涵小仙女,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文艺女青年一枚,白天工作,晚上码字,爱美、爱跑步、爱旅行,愿我手写我心,余生不将就。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