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古牧聊数据

最近大环境依然紧缩,去年以来陆续有读者朋友找我咨询数据分析师面试求职的问题,我感觉很多问题都是类似的,所以汇总一下出一篇,希望对想要求职的数据分析师朋友有所帮助。同时,今天提到的方法和例子,对“不知道怎么才能写出有价值的分析报告”的朋友也有帮助,有空也可以看看~

我想支的两招儿分别是:

1. 体系化的应对问题,而非单点

2.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理解数据分析问题

「体系化应对问题,而非单点」

很多数据分析师朋友在准备面试的时候,都多多少少能知道要面试的这个业务大概是啥,但因为没咋做过这个业务,担心被问到对这个业务的分析思路。这类问题是大概率会被问到的,考察的不外乎就是体系化分析的能力,能否针对一个还不太熟悉的业务先搭建好一个框架,按照这个框架去快速量化的理解这个业务然后再不断优化深入

比如说要面试一个直播业务的数据分析师岗位,但没有经验不知道该从哪些维度分析这个业务。我简单梳理了这么个框架,肯定欠缺很多,但抛砖引玉啦:

我给想要求职的数据分析师支两招儿

我稍微解释下上面这个框架分析图哈~其实主打就是一个代入感

首选你把自己代入平台方视角看问题,从平台方来看核心要处理好的就是主播、用户,平台对主播主要考虑的应该是怎么引导他们朝着平台希望的方向发展、供给更多平台认为优质的内容;平台对用户主要考虑的就是推荐的直播内容与用户喜好是否匹配、用户整体的体验以及付费打赏相关问题

我具体挑2-3个图中的分支说说,比如:

平台to主播-选好方向。这个就是很多平台方都会出各种榜单,核心目的就是对主播有一种方向性的引导,比如通过不同时段上线直播vs收看直播的人数等、告诉主播该选择什么时段比较好;比如放出各种热门主播的榜单,让新手主播可以学习观摩;比如给出不同内容类型方向的直播需求热度等,也是给主播门一个引导告诉他们哪个领域用户更需要看。但这类宏观的引导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平台方给的数据、主播们(以及MCN公司)不见得看得懂;而且一个主播火不火也不是说一些量化数据就能拆解的明明白白的,很多东西都是只能意会的

平台to主播-成长体系。这个也是很多平台都会有的,对主播进行尽量全方位的量化打分,并设计出一个级别体系,后续可以将这个体系融入到内容推荐、运营激励等多个方向中。在考虑怎么量化衡量一个主播的时候,也是代入平台视角想想看(万恶资本家嘴脸上线),我要是老板我肯定希望他直播的时间长一些、而且不仅高峰期在线低谷期也能在线,省的全平台每天都出现一个真空期让用户想看没得看;剩下还有类似主播能吸引到用户的规模、质量,这些用户在直播间的活跃程度、付费意愿等,当然最后还有个一票否决的惩罚项

平台to用户-体验感觉。这个就需要代入咱们用户视角了,当你划来划去的时候,你希望几个短视频就给你穿插一个直播?这个比例肯定太高和太低都不好,需要一个合理的配置

总结一下,在不了解一个业务的时候,也可以快速先构建出一个框架体系,先按照这个去理解然后再随着对业务的深入不断调整优化甚至整体大改都ok,核心就是代入感,把自己代入到那个角色位置上去考虑问题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理解数据分析问题」

我还遇到过面试被直接出考题的,对数据分析师而言肯定没法直接把数据都给你让你真的分析出个结论,核心还是先考察分析框架分析思路。但很多分析师同学,都容易找不准问题、找不好角度,导致分析出来的东西四平八稳索然无味

一种破解方法就是我特别懂业务、直接就能知道or打听到人家特别关心的问题;一种破解方法就是通过转换成一种产品经理的视角,把数据问题业务化,自己给自己定好方向找好角度。后者会更普适一些,也更适合求职面试的数据分析师,所以下面就说这个

题目来了,说虎扑评分是虎扑app内的一个产品功能,目前包含球员评分、影视评分、游戏评分等多个不同品类的评分,从现有数据来看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评分功能并互动。咱就问,能否把评分功能从app里拿出来单独做一个全新的app

我还是先放出分析框架思路,然后再一一解释:

我给想要求职的数据分析师支两招儿

说实话看到这个问题我先是一愣?为啥一个功能模块越来越多人用我就要考虑把它拆分出去啊?要不要拆分成一个独立产品不是应该重点考虑利与弊么?如果这个功能模块对主站app整体的价值贡献很重要,那就没法拆;如果价值贡献一般,但拆分出去能有很好存活变现空间那就拆;但肯定不是说用的人多了就要拆是吧?

带着这个奇怪的问题我会先了解下虎扑这个app整体,从功能、营收和历史发展上简单看看,感受就是:这是一个围绕男性用户喜欢的内容打造的社区,主要靠广告、会员增值服务等方式盈利,还会作为游戏的分发渠道(不过也可以视作广告的一种);而且这个app确实有孵化功能拆分独立的传统,比如得物识货,就是虎扑之前的鉴定和导购专区演变出来的。哦~原来是这家公司有这种路径依赖呀~那就理解为啥会提出这种问题了

我给想要求职的数据分析师支两招儿

下面就是先评估虎扑评分对虎扑app整体的价值了,可以从对营收的价值和对促进活跃的价值两个方面来看。对营收的价值可以先看看评分到底对营收有啥贡献,我看目前这个产品样式应该也没法直接变现,那就核心看看变现的归因吧。比如最浅显的,用过评分vs没用过评分是否影响付费行为?再递进一点,用户付费行为的前1个月内,频繁使用的功能都有哪些、是否评分就位居高位?更直接点,会不会用户付费行为的前x个行为里,就是在深度使用评分功能?这些其实就是不同的归因逻辑

看完整体付费用户中有多少功劳来自评分,就可以反向看看评分用户中有多少会付费了。进而还可以看看这个付费的金额会不会高于整体付费用户的均值?以及用了评分功能的用户多久才能转化成付费用户?总之都是一些或直接或间接、或短期或长期的价值衡量角度

当有了上述视角和对应的数据之后,就应该能知道评分功能的价值高低了。如果很高,比如像把大脑从身体里抠出去一样,那身体也就没啥意义了;如果很低,比如把手脚从身体整体里独立出来,那也要看单独的手脚能否先存活下来、再看是否有变现盈利的潜质了

是的,该评估独立拆分出去之后的潜力了。这点就像上面说的,先看看拆分之后自己能不能活得下去,有没有稳定的流量来源;其次再看能否变现挣钱。流量的获取肯定是从主站app先薅一点走,爸爸支持儿子不寒碜。不过就是看有多少用户愿意从主站到独立评分app了,这里重点就是看用户对原有评分功能的粘性,看看有多少用户大部分行为和时间都耗费在评分功能里,这样才能把他喊走。完了就是买量,现在这个市场环境干嘛都要考虑下ROI,咱就看看市面上类似受众、类似功能的app引流广告的费用是多少、下载转化是多少,再对照下之前主站付费用户的arpu,就知道值不值了

最后说这个变现,万一要是独立拆分后也能有稳定的流量,那就要看看这个流量是否值钱了。可以看看评分用户的用户画像,尤其是对比付费用户的画像,看看是不是更有付费的意愿和能力?别最后发现用户素质倒是挺高,也挺能挣钱,就是手头没有可自由支配资金,完蛋~

综上所述,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数据分析问题,而是需要一上来就从产品视角、经营视角去考虑的。这里再唠叨一句,限制一个高级数据分析师的天花板,永远不是技术技能,而是看问题的视角。总沉浸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也不是个办法,不妨参考借鉴下产品经理的思维和视角,“师夷长技以制夷”嘛~哈哈哈